2009年6月19日 星期五

我的第二套RF系統,Leica M6 Titanium



第一次接觸到手動的 RF 是在2007年,那時後 Cosina 剛推出了 Voigtlander Bessa R4A。
跟之前的 Bessa R 最大的不同處在於機身內建了 21mm 的觀景窗,改善了以往使用超廣角時必須另外裝 Finder 來協助取景的情形。
在 R4A 發售沒多久就跟朋友一起合購了兩台,然後另外買入了 Konica Hexanon-M 50/2 來做為搭配。
不過那時候對手動 RF 的使用並沒有太明確的想法,在使用了兩個多禮拜後,就因急需資金購入 Rollei 2.8GX 而把 R4A 跟 KM 50/2 一起出清。


雖然賣掉了,但是還會想再玩玩看這類的相機。
一開始依舊把目光放在 Bessa R3 跟 R4 這兩台上,甚至也考慮過 ZEISS IKON。但有一天,突然開始考慮直接買入 Leica M 機的可行性。
摸過幾次 Leica M 機,對於他的作工還有手感印象非常的深刻。雖然想買入的想法已經存在許久,但價錢非我所能夠輕易付擔。
準備了一段時間,再加上賣掉 Rolleiflex 3.5 F 的錢,慢慢累積之下,終於一步一步把夢想付諸實現。


這段時間陸續的考慮過幾台 M 機,但最後決定尋找機械式、且有測光的機種,所以目光也就落在了 M6 身上。
M6 主要可以分兩個版本,一個是 non-TTL,也就是俗稱的 Classic 版本,一個則是 TTL。
兩著的差異在於 TTL 支援閃燈 TTL 測光,同時 TTL 的快門轉盤較大,較為方便快速的調整快門速度。
可能是個人心態作祟吧,覺得 non-TTL 版本的快門轉盤比較古典,比較喜歡。
同時因為我極少使用閃燈, TTL 對於閃燈更廣的支援我反而用不到,而 non-TTL 較低較小的機身也是我選擇它的原因。
一開始是只注意黑機,但是有一天不經意的發現到 M6 也有鈦的版本,就決定改選擇鈦機版。
雖然他不是鈦合金,而只是噴鍍一層鈦金屬而已,在材質這點上,CONTAX 顯得更有誠意許多。
畢竟整個 G 還有 T 系列可都是貨真價實的鈦合金。正也是因為有著跟 G2 一樣的機身顏色,所以也才決定選擇鈦機版的 M6。



對於 M6 的使用定位,有點類似現在使用 G2 與 T3 的混合。
可以在較不被人發現的情況下拍照,但是又能有 G2 的測光與操作性能,同時又多了可以手動操作的可能。
也因此,在鏡頭的選擇上依舊是以 35mm 的鏡頭為主。
雖然 0.72 的觀景窗最廣可以支援到 28mm 的鏡頭,但是那感覺像是要把眼睛緊貼觀景窗一樣,我沒近視,但是卻也不習慣。
如果是搭配 35mm 的鏡頭,雖然框線不像 28 那樣是滿框,但是眼睛的舒適度卻好上許多。
對於需要快速拍攝的環境來說,這樣的搭配會顯得更加直覺,只要大概看一下疊影對焦的情況,縮一下光圈去包圍景深,然後再調整一下測光值就可以很迅速的拍照。


選擇M機的好處是因為 Leica M 接環幾乎已成為 RF 相機的共通接環,很多廠牌的鏡頭可以不經轉接直接使用。
而鏡後距離短的特色,更讓改鏡頭的可能性大大的提高。很多無法裝在 SLR 上的電影鏡頭也都可以使用在 Leica M 相機身上。


Leica M6(0.72)
生產時間:1984-1999
機身倍率:0.72
距離計基線長:約68.5mm,有效基線長:約49.3mm
基線組合:28/90、35/135、50/75,自動調整基線
快門速度:B、1/2、1/4、1/8、1/15、1/30、1/60、1/125、1/250、1/500、1/1000
快門種類:機械式橫走布廉
測光方式:TTL中央部分測光
體積大小:138W × 77H × 38D mm
機身重量:560g